行书

毛主席41字行书题字!十分罕见!格调内敛含蓄!堪称无上妙品!

笔者一直以来,都非常关注于伟人的行书作品,因为伟人的行书题字,的确少见,为了更加系统地学习伟人书法,相信,很多朋友都非常关注伟人行书,这也是提升自己书法水平的一种有效补充,同时,我们也注意到,很好地掌握住行书的书写技巧,为下一步的草书、或者狂草的学习,奠定基础

格调 毛主席 行书 妙品 行书题字 2025-10-12 07:03  3

蒋经国一封行书书信引发广泛关注!这实力不输书法家!您认可吗?

笔者认为,传统书法最大的魅力,就是能够感化人,能够让人变得更加有魅力,对任何人来讲,或多或少地都会产生影响,也因为个人的理解和文化水平的不同,在书写上,就表现出不同的水平,而看到蒋经国的这封行书书信,却完全颠覆了我们的审美,没曾想,其行书水平,竟然如此高妙,绝

书法 书信 行书 蒋经国 行书书信 2025-10-09 07:39  3

米芾书法争议:行书封神,草书为何说“没入门”?

敢骂王羲之“恶扎”,临摹造假能骗走朋友真迹,米芾这“疯癫才子”的书法里藏着个大争议——行书封神,草书却被说“没入门”?连启功都直言他的草书“难作初学门径”,难道米芾草书真的是“副业水平”?在此拆解他的两大名帖,看懂其行书与草书是否有差距,差距又在哪里?

书法 草书 米芾 行书 中秋诗帖 2025-10-07 20:27  2

王羲之行书变化丰富—《集王圣教序》单字归类解析“七”

在许慎的《说文解字》中,“七” 字的释义为:“阳之正也。从一,微阴从中衺出也。凡七之属皆从七。亲吉切。”大概意思是说:“七” 是阳的正数。字形采用 “一” 作字根,“一” 表示阳气,折笔表示微弱的阴气从中斜斜冒出。所有与 “七” 相关的字,都采用 “七” 作边

王羲之 圣教序 行书 微阴 方字 2025-10-06 22:58  3

蒋中正11字行书请款呈手稿真罕见!您能认出几个?认出6个是高人

单纯地从书法的角度看,蒋中正的楷书,是有一定的功夫的,虽然写的非常苛刻,死板,但是也是有着自己的独到见解表现的,将方笔的这种方峻的迹象,得到了更大的强烈,略显僵硬,还有就是在字形上,过分地强调高大,整齐,犹如一个个的士兵一样,这种印象,在我们的脑海里形成了深刻

手稿 行书 蒋中正 方峻 行书手稿 2025-10-05 08:21  4

王羲之行书变化丰富—《集王圣教序》单字归类解析“五”

在《说文解字》中,“五” 字的释义为:“五,五行也。从二,阴阳在天地间交午也。凡五之屬皆从五。㐅,古文五省。”它的字形采用 “二” 作为字根,“二” 代表天地,“阴阳在天地间交午也” 表示阴气和阳气在天地之间交错。所有与 “五” 相关的字,都采用 “五” 作边

字根 王羲之 圣教序 五省 行书 2025-10-04 11:30  5

漂亮的手写字体,每天练习,行书常用字例书写,跟练版(九十)

如今的我,依然每天坚持练字。在春日的清晨,在夏日的午后,在秋日的黄昏,在冬日的夜晚,我都会坐在书桌前,铺一张宣纸,研一锭墨,拿起笔,在纸上写下心中的思绪,写下眼前的景致,写下对生活的热爱。那些流过笔端的时光,就这样以墨为媒,藏进了纸页的纤维里,也藏进了我的生命

宣纸 字体 行书 常用字 行书常用字 2025-09-30 12:23  3

吴宽《行书苏轼雪词卷》赏析

香港艺术馆虚白斋藏的吴宽《行书苏轼雪词卷》,是明代书法中“以文入书”的典范之作。这幅纸本行书以苏轼五首咏雪《浣溪沙》为内容,既承载着文人的咏雪情怀,更彰显了吴宽对苏轼的深度追慕与书法创新,在明代书坛独树一帜。

苏轼 行书 王鏊 咏雪 吴宽 2025-09-28 15:47  4

漂亮的手写字体,每天练习,行书常用字例书写,跟练版(八十九)

不知不觉,练字已经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春写花,夏写雨,秋写风,冬写雪,那些流过笔端的时光,都悄悄在纸上留下了痕迹。就像院中的老槐树,每一圈年轮都藏着不同的风霜,却共同构成了坚实的躯干。我的练字本,也像一本厚厚的年轮,记录着我的成长,我的感悟,我的喜怒

年轮 字体 行书 常用字 行书常用字 2025-09-28 12:55  4

毛主席40字行书书信!能认出一半算得上高手!全认识一定是研究生

学历和书法有没有关系?对于这个问题,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情,有的朋友说书法和学历有着最为直接的关系,也有朋友说书法和学历没有半毛钱的关系,而笔者却支持前者,你支持前者还是后者呢?诸如下面的这封信,这种伟人写给徐海东将军的一封信,虽然采用了行书的形式书写

研究生 毛主席 书信 行书 行书书信 2025-09-28 08:43  4

吴宽68岁《行书自书诗卷》赏析

天津博物馆藏吴宽《行书自书诗卷》,是一幅承载着明代书法老成之美的传世佳作。这幅创作于弘治十五年(1502)的纸本行书,纵22.8厘米、横309厘米,是吴宽68岁高龄时的得意之作,亦是其晚年书法风格的巅峰呈现。彼时的吴宽已历经官场沉浮与岁月沉淀,笔下的每一处笔墨

行书 人生感悟 自书诗 吴宽 行书自书诗 2025-09-27 18:08  4